ASD 不再自我封閉,學會接連外界,同時保留原有天地
不再自我封閉,學會接連外界,同時保留原有天地
自從David 五歲被斷出有「自閉」情況後,「似返個人」成為了David媽媽的願望。David媽媽一直為此擔心:「我沒有甚麼期望,只希望他不要被視為outsider就夠了。」「似返個人」,其實就是符合社會基本運作原則的意思。
David「不似人」之處,最初見於他經常像出了竅般,那個靈魂或那個心不知去了那裡,常和世界脫勾。「他還少時,每次叫喚他,他不一定回應,老師又說他欠缺眼神接觸」,David媽媽說。「初來助展會時,導師著我們多點叫喚他,不用給他接下來的指令,只管叫他,直至他回應為止,這個方法真的有幫助。」
由最簡單的叫名字要回應開始,David逐步學習如何由「自我角落」走到外面的「社交世界」。
接著就是身體協調援助。「以前並不明白,看到他常常跌倒,手腳不協調,以為是體感問題;後來了才知道,常跌的原因,原來和整個身心腦無法協調有關。」David媽媽說助展會協助David之餘,也協助她了解兒子的問題。
憑著David、家長和助展會三方四年來的合作,現在就讀小六的David,在校表現合格,能跟上大隊,應付學校群體生活的要求,並且讀書成績亦不俗。
平常不過的嬲怒,得來不易
幾年下來,David也由昔日性格平和的小孩子,變成會有自己情緒的少年。媽媽回想起近年David就曾在憤怒時,寫下”No parents allowed until you give me no stress”(不許家長內進,除非你不再給我壓力)的字句貼在房門。
發脾氣聽上來也許是壞事,但David媽媽消化後,卻對兒子的怒火甘之如飴:「他嬲怒即代表他懂得發脾氣、會表達自己。以前他脾氣確是溫和,但那只是因為他不會表達。他現在每有憤怒情緒都能夠清晰表達了。情緒有起動是好事,這總比不表達為好。」
是的, 表面沒脾氣的孩子,其實可能內在有情緒,只是他們未能透過身體,聲音或說話表達出來,令情緒被困;又或更甚的,其情感區冰封了,失去了表達喜怒哀樂的能力。助展會為自閉兒所作的重要一環,就是開動情感和身體意識,連接自己的心和腦,讓孩子學懂表達自我情緒。
連繫他人 理解社會
在家人與助展會的持續努力下,David正將那曾常常緊閉的門,變得更多時間打開——他既能享受自己的豐富精神世界,又可以走出去與社會連繫。
的確,隨著表達自己有改善後,David的社交圈子亦擴充了。媽媽高興地說網上上課時,會看到其他同學跟兒子稱兄道弟,同學又會寫電郵跟他聯誼。連老師也說David在學校有一群同玩的朋友。沒有被排斥,沒有被視為outsider,令媽媽鬆一口氣。
「回想起我自己讀小學時,也有一個『怪同學』。那同學讀書不差,但他會無故震抖,行為怪旦,沒有同學想與他為鄰。我在想,假如我的兒子沒有接受訓練,可能也會如此。」David媽媽以自身的經歷,代入同學們對兒子的看法,從而衡量他的情況。
除了表達情緒有助開拓朋輩間的情誼外,David也越加理解到社會基本運作原則,開始感受抽象概念和學會辯論。最近就跟媽媽提起從前旅遊,以這些生活經驗去理解「幸福」的感覺,又討論人的自由、權利和責任等問題。
「他有一次跟我講他有無限的自由,可以決定做任何事。我便跟他說,世上沒有人會有無限的自由,例如作為一個公民,就不可隨便殺人。社會上人有權利,同時也有義務。他應該也聽得明白。」這些概念思考,對一般青少年可能是平常不過,但對David而言,卻是一個訊號,證明他已準備好接收更多道理,再進一步擴展他和社會間的關係。
超強大的思想世界
雖然自閉症小孩的成長路上,為了融入社會而需要接受治療和額外的學習/訓練,但他們的腦袋非但不一定滯後,還可能蘊含非一般的巨大潛力。
媽媽說David還只有四歲時,已問她為何車子轉左彎時,人卻會向右傾。這種能看出兩件事物關連性的能力,並非人人皆有,更遑論四歲幼兒。
到了今天,David最大的興趣是畫畫。他非常沉醉於自己的畫畫世界中,每幅作品也有很豐富的人物抽寫,獲畫畫老師高度讚賞。David畫畫絕不是為了完成後獲得別人的讚賞,而是為了純粹、真心、專注地享受畫畫的整個過程。
助展會的訓練,正好為David 將自閉症帶來的缺點疏理,讓他能開啟與外連繫的能力,同時 讓他本來的天賦才華,繼續保留發揮。
與家長同行
雖然David媽媽說兒子仍有大量可以改進之處,但她對過去四年的改變感到很滿意,尤其是真確地感受到助展會導師們的愛心,及他們樂意抽時間解答家長在生活及教養上疑難的態度。「訓練是否有幫助還是其次,最重要是,助展會的確與家長「同行」,當初我感到很無助,這裡卻令我感到有人明白自己,並看到希望。」David媽媽提起早年對兒子的情況毫無掌握,前路茫茫,仍帶點激動。
David媽媽說正因為這份同行的扶持,令訓練變得更加重要:「只要是能力之內,都應該堅持做訓練。就算孩子看來改變不大,家長也必定能從訓練中有所得著,為孩子在成長中不同階段面對的問題找到協助。」
她覺得若孩子有自閉的困難,家長必需保持希望,不要氣餒,哪怕只是一點點進步都應好好欣賞。同時家人亦不能在意世俗眼光,只要父母步伐一致,自然有信心帶子女進步下去。
Inside vs Outside,自由選擇
David有聰穎的理解力,美學上的創意亦非常天馬行空,這些過人的特質將繼續獲得發展;同時,David也慢慢打開門,學習與社會連接,理解生活細節,明白社會基本運作,活出常人的生活,把不理睬人、苯手苯腳、不會表達自己等問題一點一點的改過來。
David 現在的「自閉」狀態,從另一角度看,可說是他自我內在的精神層面、和專心致志、海闊天空的思想世界;我們相信,只要David的身心意識能開動, 他就可自由出入內外世界,這樣,他的將來不單止會「似返個人」,前途亦必定無可限量。
資深SEN 特教導師 袁姑娘
看到David做事愈來愈有計劃,懂得依著目標一步一步去達成,整個人都比訓練初期的淡定了、平靜了,他的成長都令導師們感到十分欣慰。
以前的他,一看到眼前有甚麼的東西,便立即拿起很隨意地把玩,未有意識和意念要做到甚麼,感覺很混亂。就如他看到眼前有一大盤沙,便會沒有計劃地把很多的玩具都放在沙盤中,很隨意地撥沙,沒有意識已弄到四周圍都是。
由此,導師和David會在課堂中一起定立不同的難度的目標,透過示範,鼓勵和引導他利用雙手朝著目標去做事。慢慢地,David在不同的活動上都有意識地觀察和運用物料,了解自己的計劃,並一步一步去實現。利用木頭併合出一架木頭車、把紙撕開做不同大小的碎紙等,這些都是David的「作品」。
有目標的David,就如從一個沒方向的小男孩變成一個有盼望的青年人,令爸爸媽媽和導師們都放心不少。
助展會非常感謝 David媽媽與我們分享兒子訓練的詳情,欲知道更多關於ASD的詳情,請瀏覽助展會網頁http://www.pdachild.com.hk。
以上內容為受訪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助展會立場。
延伸閱讀
ASD「冰封」小孩蛻變成「用心溝通」大男孩 一切由『自心意識』開始
了解自閉症/亞氏保加症 A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