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話的孩子:心、身、聲的旅程
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小凱(假名)時,他對於和媽媽一起來助展會顯得十分不情願,雙目低垂、神情沮喪。當導師走近小凱,主動詢問他的名字時,他卻飛快的跑到了門後,探了半個頭出來,神色戒備地看著導師,一言不發,肢體動作僵硬而冰封。
10歲的小凱患有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社交焦慮,患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一般在家中可以輕鬆自如地和熟悉的人說話,但在某些日常的社交場合,例如: 學校、親友家,卻極度地緊張,不能說話。這對於小凱在學校的課堂表現和社交都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而媽媽帶小凱來助展會,便是希望小凱在除了家中以外的其他地方也能夠輕鬆地用言語和人溝通、表達自己。
從心出發:冰封背後的憤怒與恐
兒童發展治療顧問陳姑娘與小凱的媽媽進行了詳細的會談,以了解小凱性情、能力強弱及從出生到現在的成長歷程,從而探索發展出「選擇性緘默症」的背後因由及過程。
原來,小凱本身的性情是非常內向、怕生及固執的。從小到大,他都是倚靠他外向的攣生妹妹帶領他進入社交。在陌生環境中,他通常是跟在妹妹後面,等待妹妹先説話,他之後慢慢地才夠膽出聲講話;妹妹就像他的保護大使一樣。
入幼稚園時,幼小的小凱終要跟妹妹分開,獨個兒面對陌生環境了,而似乎當他一人孤立無援地處身在新環境時,心中的恐懼引發了全身冰封應激反應,喉嚨也冰封了,無法發聲,日復一日,慢慢成為沈默無言的學生;心中話留在回家時身體解封才能表達出來。
之後,我們與小凱進行了潛意識心理排列,以“演戲”的方式將小凱與妹妹分離在新學校無所適從的狀態在小凱面前演示出來:“果陣時既小凱真係好驚啊,驚到成個人僵曬,講唔到野啦!”當小凱看到導師惟妙惟俏地將他幼時的心理活動在他面前呈現,他感受到了被看見與被理解,一改初時的戒備與緊張,一邊點頭一邊傻傻地笑了起來。之後,我們更建議媽媽在小凱臨睡前以講故事的形式將小凱兒時的經歷講述出來,以傳達給小凱一個信息:“你小時候害怕的經歷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 如此一來,小凱的心中建立了過去創傷與現在時空的距離,小凱社交焦慮背後的心因也逐漸開始化解了。
以身破冰:遊戲中的建立關係
當小凱在助展會開展訓練時,導師與小凱自由地玩任何他想要進行的遊戲,在此過程中建立關係。一開始,小凱常常因不能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使用肢體語言。例如,他會用手指指著鞦韆以示意導師和他一起玩鞦韆。當導師有時不能完全理解小凱的想法時,小凱則會眉頭緊鎖,一聲不發而焦急地抓導師的雙手,大力地拖拽導師。這些看似憤怒的攻擊性行為的表面下,背後其實是小凱不能表達自己所產生的沮喪,以及別人不能理解自己所產生的不安與恐懼。之後,導師通過仔細觀察小凱的肢體動作和表情,嘗試幫助將小凱的心中所想講出來:“我估,小凱你宜家想我同你一起坐鞦韆,對嗎?”每當成功地講出小凱內心的想法時,小凱總是會迫切地點頭,情緒也回復平靜,不再展示出焦慮不安。
就這樣,導師不強迫小凱說話,而是在和小凱玩遊戲的過程中一次次地說出小凱的內心所想,僅僅幾節課過後,小凱便主動開始和導師說話了:“我想玩呢個。” 小凱與導師說的第一句話音量雖小,卻是他與導師關係邁向信任的一大步。
解除冰封:抒發情感,自由發聲
漸漸地,小凱開始把導師當成是一個他感到舒服可以對話的人,能和導師以言語表達自己想要玩些什麼,幾個月後,甚至可以和導師聊天、分享自己的生活。之後,我們在原本一位導師上課的基礎上讓不同的導師加入小凱的課堂,一起玩一些刺激的動態遊戲。加入不同的導師是為了小凱可以逐漸地跳出和原本單一導師的舒適圈,更好地適應和不同的人建立信任的關係、並用語言表達自己。而通過刺激的遊戲,例如追逐、搶氣球、蕩鞦韆等,則是為了讓小凱可以全面地放鬆身體,在刺激的遊戲中大笑大叫,解除喉嚨的冰封狀態,更加輕鬆自如地發聲。
就這樣,小凱從一開始的完全不說話,到開始上課後需要20分鐘才開始說話,再到三個月後,一見到導師便可以暢所欲言,此時的小凱與第一天來到助展會時那個驚恐的男孩已是判若兩人。現在小凱整個人的肢體狀態放鬆了許多,不再像之前一樣畏縮了。同時,小凱也不再有拖拽導師的不恰當行為,因為,當他能夠輕鬆自在的發聲表達自己,內心的焦急和不安也不復存在了。小凱的媽媽也說,小凱現在能在學校主動開口和老師說話了,這是他之前從來沒試過的。聽到以及親眼看到小凱的明顯進步,我們無一不為他感到欣喜。
從通過心理排列化解心結,到一起遊戲建立關係、放鬆身體,到最後逐漸跳出舒適圈一步步解除冰封,在這“心、身、聲”的旅程裡,我們見證了一個不說話的孩子是如何從社交焦慮中逐漸好轉,我們也希望未來能幫助到更多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從冰封的緘默到輕鬆而又自如的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