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 Studies

明安‧ 你我的溝通



我與明安(化名)用泥膠製成小動物,準備打開話匣子,說說大家眼前這小動物的模樣和製作它的原因時,明安便搶着要先說。難得他這麼主動要說話,我當然洗耳恭聽,心裏更暗自歡喜,覺得這活動能成功引起他說話的動機。明安做的是一隻恐龍,他一開始便滔滔不絕,將他腦袋所有對真實恐龍的資料,如恐龍的身高、體重、生活習性、分佈地區等都一五一十的說出來。那些資料是如何的鉅細無遺,大部分我也聞所未聞。眼前的他活像一本百科全書,可是,我倆不是在溝通呢!

有些人可能會說:「孩子像百科全書,不知是多少家長夢寐以求的事,且孩子也願意開口說話,說得又詳細,那有什麼問題?」其實,當時我雖然坐在明安面前,可是從他的眼神、說話的內容、態度,就知道他根本不是在跟我說話。他根本沒有為意我的存在,忘了我們原先計劃的談話內容,也看不見他的泥膠小恐龍;更甚的是,他沒有了「我」這個主體,忘了他自己的存在,他已陷入他的恐龍世界裏。

如小心留意明安的 說話內容,便能發現他每句話的主語不是以「我」為首,也完全沒有提及他自己所做的泥膠小恐龍。他只是不停地說:「恐龍是……恐龍是……」,那顯示他並不是 站在「我」的角度來分享他對恐龍的見識,他也忘了要跟我分享他自己做小恐龍時的過程、想法和感受,他整個人像被恐龍佔據了。在他的腦海中,全是以往在百科 全書上看到有關恐龍的資料。他的腦袋開啟了這個恐龍資料庫,且不斷的以高速運作,他的嘴巴只是在宣讀這些訊息而已。

針對明安這方面的困難,在接下來的課節,我特意與他一同用泥膠做恐龍,並練習「我」字句。我先用「我……」說出我眼前小動物的特點、製作原因等,然後問明安:「我說完我的,你呢?」或「你的泥膠恐龍又怎樣?」等問題,然後他便用「我……」這句式開始敘述。我希望透過參照這固定的句式,來提醒他是以「明安」,即「我」的身分,結合他已有知識,與我分享感受及眼前所見的事物。這樣的練習,一是幫助明安較容易掌握怎樣進行分享;更重要的是,是希望通過我和明安敘述同一個客體(恐龍),叫他意會到我們接觸外界的人、事或物時,是有主體(我)及客體(人事物)之分,亦讓他明白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觀點,從而提高他的自我和自他意識;除了用運用語言外,我也刻意運用身體動作。當我開始說話時,我用手指着自己,到明安時,便指着或拍拍他,提醒他參照體的轉換和以他的身份說話。

這練習進行了三節,三節的引導策略和形式相同,只是泥膠製成品主題有所不同。最初,明安雖然能用「我」字句來進行分享,但仍顯得不自在,有時仍會不自覺開啟腦裏有關主題的程式,需要導師的提醒。但在第三節中,明安已能站在「我」的角度,向我講述泥膠公仔與他自己的關係。在談話當中,明安與我的眼神交流多了,有時會還向我發問:「你呢?」、「你又是否一樣?」這顯示他也想知道我的看法,在意我的存在。明安能有這改變,除了這三節練習外,還同時進行了其他不少有關主客體的角色互動遊戲,互相配合,效果自然相得益彰。現在,我感覺到我倆真的在分享、溝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