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ing

父親的角色

引言
我是一位父親,曾因幼子是「亞氏保加」的,休假半年,帶領幼子,日日教育,他從學習遲緩,變成品學兼優,成功脫障,快快樂樂地成長。我把那段實錄寫成一書。

這幾年,我看過三本書,都是專家轉贈,都是教育自閉症的孩子,都由母親執筆,中外都有。我曾到香港的公共圖書館,把架上全部有關的書,盡數搬下,匆匆翻閱,沒見過由父親執筆的。拙作出版後,有讀者誤會「樂君享」是女性,一年後發電郵給我,還稱我「樂女士」。

無論中外,若家中有自閉症的孩子,多由母親主力擔起引領和教育,我家是絕少數的例外,由我。這純是偶然,皆因我發覺自己年輕時,也是「亞氏保加」的,我用了二十多年,幾經艱辛,加上幸運,才克服障礙。我萬萬不願自己的幼子,重蹈我覆轍。



 
天天去公園,父親參與
我休假時,天天相伴幼子,日日教導,在所有範疇,語言,感統,社交等,全力參與訓練和教育。自己的經歷是,父親參與,大有好處,最明顯是感覺統合的訓練。

幼子小時手腳笨拙,經專家評估,他感覺統合發展欠佳,需要特殊訓練,在中心受訓,刺激他「前庭」的發育。專家也指導我,多帶孩子去公園,多活動,這件事由我負責,有兩原因,第一需要體力,第二需駕車四出。我家在郊外,去最近的公園,駕車約需五分鐘。休假後,我天天帶幼子去,不停和他玩,滑梯,攀架,韆鞦,氹氹轉,捉迷臧,或者追追逐逐,跑跑跳跳,依幼子意願,在公園內玩約90分鐘,我與他。這些戶外活動,需要體力,間中還頗劇烈,父親肩擔比母親更宜,況且內子不喜駕車,所以全部由我包辦。那段日子,幼子協調肢體的能力,進步神速,趕上同齡。

小孩子都愛新奇,喜探索,所以我常改變地點,去不同的公園。我從地圖上找到公園的位置,駕車前往,內子不懂看地圖駕駛,這工作自然由我來。遇上天陰下雨,或翻風的日子,我們改去康文署的室內兒童遊樂場。在那半年,幾乎天天改地點,舉凡車程約十分鐘內,我們到過十多個公園,六、七處室內場,變化多端。我也帶備小足球,毽子,球拍,可以隨心所欲,玩不同的,每次幼子都興盡而歸。內子支持,在家早準備好茶點,給他享用休息,所以他非常開心。

這些活動和玩樂,等同每天有90分鐘的「職業治療」或「物理治療」,且由幼子主導,他全情投入。大量活動過後,他每每汗流滿面,有幾次份外興奮,連內衣衭也濕了。他的肢體協調能力,平衡力,體力,改善得很快。
 
常常覓新意,摔背跳躍
我不衹是帶幼子去公園,其實任何可以促使他,吸引他運動、跑跳、攀爬的機會,我都不放過。家在郊區,多見樹木,興之所至,我屢屢喚幼子爬樹。在飛鵝山腳,德望中學旁邊有亂石羣,我曾帶幼子在亂石堆上,跳來跳去,跳到累了,興盡而返。在牛池灣公園,也有大石堆,我亦多次和幼子在石堆上,左跳右跳,我觀察他能力,鼓勵他挑戰難度,跳最遠,跳最高,又或連續跳三、四塊。我常和他一起跳,他有玩伴,玩得高興,便更持久。

這種活動有危險性,要體力,不宜由女性主領,何況在飛鵝山腳,那石堆是在亂草叢處,小徑不通,我偶然發現,駕駛中途停下,把車輛泊在路邊,穿越樹林抵達。女性比男性謹慎,不會如此大膽胡來。

專家也教我與幼子做「摔背」。把幼子負於背上,用左手抓他手臂,右手抓他頸膊,用力拉他過我肩背,打個前觔斗,摔到軟墊上。這需要身材高度,更加需要體力,母親不宜,應由父親做。我向物理治療師求教,看他示範,練習學會,在中心試做。之後,常在家中和幼子玩,把他摔到八寸厚的牀墊上,連續的摔,幼子哈哈大笑。

幼子玩得樂意,玩得安全。
 
發展社交必經,打破自閉捷徑
這些活動,既改善感覺統合,肢體協調,也協助語言訓練,和學習社交。我帶幼子去公園,去室內遊樂場,他玩得高興,開始多對話,表達意願:「去公園嗎?去那公園?那時去?預備好未?那公園有什麽玩?滑梯、攀架、搖馬?」回到家中,他也多和內子對答:「去了那個公園?見到什麽?玩了什麽?好玩嗎?再去嗎?」愉快的活動,顯然激發幼子,他說話漸多,用詞漸豐,不知不覺的,幼子的語言能力,快速進步。

種種愉快的活動,也把幼子潛藏的社交興趣,引發出來。某次與「助展會」的專家研討,我突然驚醒,小孩子的第一個社交對像,總常是父母,透過玩耍和遊樂,建立親厚關係。

不少中心,開設給自閉症孩子的社交訓練班,有效用,但不能替代與父母同遊戲,同玩樂,因為在訓練班內的小朋友,一般弱於感情表達,更未發展出同理心,友愛心。他們班內,同上課,同遊戲,學習與同輩相處,社交禮儀,秩序和規範,有用。但訓練班為期短,約兩、三個月,每週上課約九十分鐘,小孩子們難以建立親密關係,感情和友愛,和喜歡社交,這才是克服自閉症的大難關。

與父母日夕相處,天天遊樂,溝通,表達興趣和需要,實也是學習最基本的社交,對像是父母。這種社交很不同訓練班的,是另一回事。小孩子得到家長的照顧和體貼,建立同理心,和與別人交往的信心,是發展社交必經,是打破自閉捷徑。

以我的經歷看,亞氏保加的孩子不是拒絕社交,衹是滯後發展,我的幼子大約滯後兩年。當年我休假,天天和他去玩,原意袛為改善他肢體協調能力。於今回顧,我無意之中,切中時機,用對方法,也走對步驟。他玩得開心愉快,又獲貼身照顧,他的同理心,漸冒出來,開始樂意接觸人。五個月之後,去社交訓練班,順理成章,時機恰當。他學習與同輩相處,表現出色,受教獲益。

不要管女性、男性;母親、父親,總之全情投入,透過愉快的遊玩,與孩子建立感情和關係,令亞氏保加的孩子,喜歡與人相處,建築社交之路。
 
父親角色,無遠弗屆,無所不達
我不祗是帶幼子去公園,幾乎事事參與,無所不包,尤其在休假期內。我天天照顧他,送他上學,接他下課,再帶去特殊教育中心,全力照顧和教育。

我陪同上課,觀察,和導師討論,在家便可跟專家所教,繼續教導,啣接訓練。也常找書看,自己思考,把讀到的,想到的再發揮,設計新的遊戲,例如尋寶,扯大纜,拋圈圈,翻觔斗,不停和幼子玩,其實也是訓練。

和幼子疊積木,射橡筋,玩具飛鏢,射箭等,是練習手眼協調。
和他玩泥膠,摺紙,鼓勵他塗鴉,填色,連迷宮,是訓練小肌肉。
和他賽跑,拍球,踢球,玩鴨仔跳,或更簡單的拗手瓜,推手,拉扯,是訓練大肌肉。
和他練習認面譜,看圖咭,讀「社交故事手冊」,是栽培社交能力。
教他穿衣,扣鈕,洗手,抹手等,是訓練他自理。
在外用膳,教他用托盤自端食物,也教他自取餐具,飲品,也是自理。
親自為幼子淋浴,取代家傭,是為增強親子關係,也為多與幼子說話。

為做好語言訓練,我同幼子觀看他喜歡的「爆丸」卡通,起初我一頭霧水,因為不明白那卡通片的故事,古怪角色和奇特術語。過了幾日,我再不管了,天天跪在地上和幼子玩「爆丸」,胡謅,十足「儍佬」一名。突然之間,兩父子的對話多了好幾倍!全部有關「爆丸」,看卡通,學名堂,玩「爆丸」,買「爆丸」!有時我攪不清那些古怪術語,繼續胡謅,不要緊的,幼子立刻糾正我,語言溝通反而增加。霎時間開出新天地,幼子的語言能力日漸改善,皆因這儍佬不計較,不停和幼子玩,玩得開心。

我還帶幼子去「遊戲啟導」,社交訓練,屢向導師求教。和他同去室內兒童攀石班,滾軸溜冰訓練班,前者是「協康會」所辦的訓練,後者是「助展會」介紹。兩者皆要體力,我在休假,當然由我。在攀石班內,我見到超過半數學童,都由男性家長帶。

我為幼子在家中剪頭髮,用手剪刀,因他害怕電剪的躁音,驚駭躲避,也因他對髮屑敏感,痕癢難受。結果我做了「專用剪髮師」,剪了十一年!從幼子出生到十一歲,不再害怕,不再敏感才止!

我把這些,都詳細寫進「攜手同心一兩代亞氏保加兒的越障路」。數往事,訴經歷,上述一切,除了「摔背」那類需要體力的,全部男女均可。教育子女是家長天職,何況克服自閉症譜系,倍加困難,要求教專家,有大量工作,爭分奪秒,經年累月,那還去分男、女;講究父親、母親?家長永遠一體,並肩努力,共同承擔。
 
學習遲緩抑或次序偏差?
我緊緊看著兩子的成長和學習十多年,所得極豐,加上我發覺自己也是「亞氏保加」的,也克服了。因際遇特別,我所見所遇所考慮,不是別的父母容易想像。
一育有兩子,長子資優,聰明好學;幼子曾屢被專家評估為自閉,學習遲緩,在所有範疇,全盤落後,受特殊教育四年多。

一我休假半年,求教專家,日日貼身相伴,幼子突飛猛進,脫胎換骨,擺脫障礙,彷彿變了另一個人!
一升小學時,幼子已在眾多範疇,追及同齡,某些更超越。他在校內,愉快求學。我認為他那時,已遠離「亞氏保加症」。
 一六年小學,幼子當班長,任風紀,當選「傑出學生」,獲獎無數。「自閉」和「亞氏保加」,煙消雲散!
一升中,幼子繼續愉快求學,在某頂頂大名的中學內,他的成績,依然位於前列。
不管天賦差異,我兩子都有非常愉快的童年,都在主流小學內,年年「品學兼優」,升中時都是當屆全校第一,入頂尖名中。他兩從不補習,但主動求學,努力求學。在我家,不管天賦「資優」,抑或「自閉」,都沒有考試壓力這回事的。
我自視有十足資格,在特殊教育,幼兒教育,講幾句。

小孩子的天賦,固然影響重大,但良好教育,及早教育,力量龐大,可以翻江倒海,扭轉乾坤。這努力並非簡單,不是三年兩載,動輒多年,更要適時適當,切中機樞。

舉例,幼子自小非常喜閱讀,尤其英文書,我夫妻不明所以,祗順其興趣,為他大量提供書本,幼子讀啊讀,讀不停,不說話,不表達,不理其他,我夫妻誤以為他無力學習,「自閉」,「亞氏保加」。那知他吸收力驚人,吸收了非常多書本知識,盡藏腦袋,卻不表達。到升小一,他胸中所知,遠遠超越同學,在課堂,對答題,應考卷,立刻表露無遺,從此年年成績第一。

頑石變寶玉,自閉變資優。翻天覆地!

時至今天,我看自閉症譜系,亞氏保加症,看幼子,看自己,看了十幾年,緊貼追蹤,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

自閉症譜系,英文是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是一種Disorder,對的,但不應視為「症」,不應視為「學習障礙」,應視為「學習次序偏異」,我的幼子,不是明証嗎?他學習的能力超強,但偏側,而且次序與一般的孩子很不同,非常不同,有自己的興趣,方法,步伐,和時間表,大異其他,而且不易調較。大畧地說,他在語言(粵語),社交,肢體協調能力遠遠落後,約二、三年。但英文卻遙遙領先,約三、四年,他在小二,已有能力用英文寫出一本恐龍「書」!。這巨大的差異,令我夫妻耗用約五年,求助專家,歷盡艱辛,飽受驚怕,才調較有成,再觀察留心六年,才完全放心,克服這「學習次序偏異」。

我家的成功,非單靠努力,亦機緣巧合。也簡單說說,第一,我兩子的天賦,差天共地,涇渭分明,各走極端,迫使我夫妻努力十幾年。第二,我發覺自也是「亞氏保加」的,深知其苦。絕不願「你很鈍」三個字,再掛到幼子頭上三十年!太辛苦了,很易壓跨他的。第三,非常幸運,我家遇上一羣特殊教育的專才,即使來自不同機構,卻全部非常關心幫忙,不約而同,額外付出,助我家調較成功。第四,賢妻在堂,我無後顧之憂,全力衝刺,成功克服。

我清楚看到兩子,兩段成長經過。無論他二人天賦「資優」,抑或「自閉」,都可教育,幾經努力,成功調較後,都愉快求學,都成績美滿。二人最終聚滙,並駕齊驅,不分高下。

我親歷其會,看清看楚,是非常大幸,是超凡際遇。

很可惜,其他家長未有相同的運程,沒見得到,無從領會,甚至放棄幫助自己的孩子。這是為什麽我寫「攜手同心」,從2008年寫到今天,出版後還要繼續增補?寫了十年,記錄詳盡,因為明白到這際遇難逢,在香港,在中國,不易再見。把克服的經歷寫出末,為有關家庭打打氣,於心才安。
 
阿樂
 
二零一九年一月五日

助展會非常感謝樂爸爸與我們分享他與他幼子的學習經歷。欲知道更多關於發展遲緩的詳情,請瀏覽助展會網頁http://www.pdachild.com.hk。


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