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發展遲緩的偉偉:快樂地追上來了!
六歲的偉偉(化名)因為整體發展遲緩來到助展會求助。兩年多來,他在助展會導師的安排下逐步躍進,按發展及學習所需先後序,進行多種不同目的的訓練,大大改善他的學習表現。這都全賴一個策略性的訓練目標,令他在不知不覺間進步。
偉偉是個快樂的孩子,和家人關係良好。入讀小一前,家人並沒有為意他有甚麼特別。惟小一開始後,偉偉屢被老師投訴,指他上課時唱歌、小息時不斷奔跑。好不容易完成上下學期了,偉偉成績「滿江紅」,每科只有二三十分,名次近乎全級包尾。老師叮囑家人帶他做評估,學校則要求他重讀小一。事實上,偉偉情緒也開始不穩定,動輒暴燥,一不高興就放聲大哭。
家人於是帶偉偉到精神科醫生求助。醫生判定他有專注力不足,建議他吃藥。但聽到六歲孩子要服藥,偉偉媽媽十分猶豫:「我對吃藥較抗拒,覺得不應該一開始就用藥,所以決定另找其他方法。」
在尋找處理方法期間,偉偉家人曾打算帶他進行遊戲治療。最後,偉偉媽媽在同事介紹下聽助展會的名字,遂即上網了解助展會 。自此,偉偉小一重讀那年,就每周到助展會接受訓練。
整體發展遲緩
助展會的陳玉珍姑娘為偉偉進行綜合評估後,認為他除了專注力不達標外,整體發展也落後大隊。「我還記得陳姑娘說,兒子雖然已七歲,但仍停留在K2的發展階段。」偉偉媽媽說。
重讀小一的偉偉,問題並不單止於不能安定下來。學習中文字時,他老是記不牢,英文課更顯得毫無興趣。此外,偉偉說話亦十分「論盡」,常常說錯。從表面看,「學會坐定」、「學會專心聽」和「學會說話」三方面,顯然「坐定」必需先解決,才可以發展有利學習的條件。
循序漸進的訓練
助展會經過綜合評估後,按偉偉的發展情況而針對性地設計訓練方目標,並定期進行檢討,再定立下一階段的訓練目標。偉偉媽媽說,助展會第一年主要訓練兒子的定力。為了令偉偉學習坐下、不要走來走去,導師和他進行了多款韆鞦遊戲訓練。能在玩耍中學習,偉偉自然十分期待到助展會。
日久之下,偉偉再不會「坐不暖凳」了。這時,助展會訓練偉偉聆聽的意識,之後導師再為他進行執行功能訓練,透過有目標性的活動,訓練他有意識地向著目標控制自己身體及行動,這讓他的專注又增加不少。
慢慢,訓練習中到小肌活動,主力整合他的手眼及思考;導師給偉偉雙手操弄物料和運用不同工具,進行創作和手工等活動,偉偉每次都很投入,玩得高興。過程中亦擴大他的視野,提升了空間感,幫助了書寫。
在看、聽、做都能掌握,又過一關後,偉偉來到言語思維訓練。導師要偉偉描述環境中真實的事物,讓他先學具體的事物名稱,再進入想像空間,組織說話內容,同時提升他的觀察能力。逐漸,偉偉除了能描述一花一草外,也學會將想像的東西說出來,或表達自己的想法。
現在三年級的偉偉,學習已回到軌道。「他以前只會一直跳,現在卻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會說『攰』、『眼瞓』或『辛苦』;另外他沒有像以前那麼抗拒英文了,有時他會說一兩句英文,還跟我說有『少少喜歡』英文科呢。」偉偉媽媽提起兒子的改變,覺得是一大進步,感到欣慰。
「開始訓練後首年學校考試,他回家跟我說成績不好,還是不合格;豈料他只是胡說,原來每個科目都由去年的二三十分增至七八十分。他開心得說謊戲弄我,那次真的感到很驚喜呢。」偉偉媽媽笑說。
訓練助重建自信,比成績更重要
但除了成績分數外,偉偉媽媽說訓練更重要的是「重新建立他的自信」。她指訓練改善了兒子的學習和說話能力,令他和姐姐及其他朋友相處更融洽;同時,他安定下來亦不會再被老師或家人「訓示」要他安靜坐好。這些朋輩與長輩間的正面交流,均為他帶來信心:「如果沒有進行訓練的話,除了成績不佳外,他更可能會變得缺乏自信、情緒失落。這樣長大後自我價值會很低,即使本來有能力做的事,也沒有信心辦得到。」偉偉媽媽估計。
偉偉媽媽坦言,雖然最初是學業成績響警號,令家人察覺兒子問題,但她從經驗中更體會到學業並非一切。如偉偉學業成績雖不能與姐姐相比,但他卻明顯更會照顧別人,願意協助家務,又會提點爺爺纘嫲嫲上車下車,所以訓練不單是為了爭分數,也在於全人成長。
偉偉媽媽一直信賴助展會,從沒想過去別的機構,除了是目睹偉偉的進步外,也因為其他條件上與助展會一拍即合:「坊間訓練機構很多,但要有效、時間合適、安排靈活而且兒子喜歡的,其實也不易。」
她又指,助展會的訓練及導師都有一貫性。她解釋偉偉或會特別喜歡某些遊戲,但他覺得所有導師的所有遊戲都吸引,都會輕鬆享受訓練活動的過程。
除了訓練上一致,她同樣讚賞助展會各導師的劃一作風:「每位導師訓練後都會和我討論偉偉的情況,並耐心解答我的問題,絕不會露出一副很忙的樣子,這一點對我們這些心急如焚的家長而言,確是非常重要的幫助。」
助展會非常感謝偉偉媽媽與我們分享兒子訓練的詳情,欲知道更多關於發展遲緩 的詳情,請瀏覽助展會網頁http://www.pdachild.com.hk。
以上內容為受訪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助展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