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最重要识得玩
婴儿「玩耍」的意义
一直以来大多数人都认为婴儿甚么也不懂,只懂吃、哭和睡。但随着各界对婴儿时期展开探索,进入他们的奇妙世界后,让我们对他们作了180度的改观。究竟他们的「成长歷程」是怎样的呢?作为父母的又怎样能「看着」孩子从玩耍中成长呢?就让我们在这里分享一些从婴幼儿的玩耍去了解其发展的工作经验。
玩耍的形式
根据着名的儿童认知学者
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发展阶段是一段紧接一段而来的, 如果上一阶段未能完全发展成熟,新的阶段是不会开始的。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大部份孩子都会在相约的阶段不停重覆着一些动作,但当该阶段完成后, 此种行为便会减少, 进而演变成另一种新的动作。
5-6个月
有「手多多」的情况,不论是在家中或在街上,只要看到会动的东西,例如吊在床上的吊饰、或会转动的东西等, 便会像金属遇着磁石般,不其然的被吸引着, 然后会伸出小手, 想去抓住那些物品;又或者看到人的动作、表情, 或听到一些声音, 都会显得很兴奋, 继而以笑和舞动小手来表示他的心情。事实上这是一种特有的「玩耍」方式,亦正正显示了孩子的脑部正发展到视觉和动作互相协调的阶段。同时, 亦是社交智能的开端, 这期间他们需要不停地练习如何将眼睛看到物品,经由手部作出有意识的动作。
9个月至1岁
由于学会了爬行, 活动范围较大, 最主要的活动是捡拾地上的东西, 把玩一会儿, 然后放进口中, 或扔掷手中的物件, 及可以主动与成人对玩一些身体动作的游戏;及至週岁后,脑部已发展出较佳的身体控制能力, 攀爬这种游戏模式亦相继出现。此时, 脑部的认知区亦开始活跃起来, 他们的游戏方式也变得多姿多采。由于在发展过程中, 一系列从四肢感觉得来的特性被一一储存起来, 所以他们事事先用手来探索, 然后付诸于行动 - 「玩」。
在玩的过程中, 又不断的吸收从感觉功能(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及味觉)而得到的「知识」,因此, 脑部得以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另一发展的重要基础。此外, 婴幼儿孩子开始享受与成人作互动游戏, 和模仿成人的动作等, 这些举动, 总逗得大人哈哈大笑。
1岁警戒讯号
当你的宝宝总喜欢静静地安睡, 对身旁的物件或声音不感兴趣, 也不理睬别人, 作为父母的便要多加留意了, 这可能显示了宝宝的脑部发展有了点障碍, 应立即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2岁后
大部份2岁后的幼儿, 因为已经累积了相当玩的经验, 并有足够的理解力, 因此能够进行一些抽象游戏, 例如:孩子拿着圆形的东西玩着驾驶车辆的游戏、把积木放在碟上拿给别人吃等。同时,幼儿亦会利用相似的玩具做出模仿成人日常活动的游戏,例如:煮饭仔、抹檯椅、做司机等。这段时期, 幼儿的活动对象, 由成人转移至其他同龄的幼儿, 玩耍的方式有更多的变化。懂得玩模拟游戏和抽象游戏不单表示着幼儿的脑部发展日趋完整, 而其认知概念明显地在正常发展。
2岁警戒讯号
当幼儿到此阶段, 只爱独坐一旁, 跟不上别人的游戏, 只沉醉于把玩某一玩具和某一种玩法, 父母便应留意这不寻常的「玩耍」方式了。因为这正好显示出孩子的脑部发展出现了某程度上的障碍,应尽快向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士寻求协助。
婴幼儿需要父母作为玩伴
婴幼儿大部份的知识, 都是靠模仿身旁的人而得到。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位「玩伴」的人------孩子的父母,便应明白玩伴的重要。婴儿自出生起便对人产生自然的兴趣,这不只是生理上的基本需求,更是学习语言、动作、情感的表达的最初对象, 亲密的关系, 能令孩子对人产生互相信任。
由于婴幼儿期的小朋友只带着有限的认知能力,常常在「错误中学习」,而领略到的概念亦需要重覆的练习,孩子靠本身自行制造练习情景实在有限,他们始终需要父母给予多些机会让他们练习这些「游戏」,虽然会为父母带来一些不便,但是最后却能让孩子的发展尽快打好基础,从而能进入另一个新阶段。从另外一角度来看,带给父母的「麻烦」时期亦相对缩短。
此外, 父母还需要与他们一起「玩」, 并从中作「解话先生」。因为有成人于孩子「游戏」时在旁加以说明,不但可以减少犯错的机会, 同时也加强了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使发展更加顺利。所以当下次看到孩子不停「咕咕咕」的跟你「说话」时,你便应「回答」他。因为他们正在学习怎样与人沟通, 同时, 亦在练习如何于唿气时振动声带,为将来学说话而作准备。当幼儿「掷东西」时,何不鼓励他们把玩后的玩具或用具掷进箱中,学习把玩具放置妥当呢?我们应常记着当他们在家中东敲敲、西打打时, 或玩着日日不同,天天新款的「游戏」时,我们不应感到烦恼, 及努力阻止,相反应感到高兴,何不与他们齐来尽兴, 因这是必经的阶段,孩子在练习脑袋嘛!
吴淑芬 助展会前教育主任
学前教育 (荷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