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說話的小朋友及學童 , 還需要語言治療嗎 ? -學齡編
有很多家長眼見自己的孩子能以說話表達自己,就從來都沒有想像過他們需要言語治療, 但其實除了有明顯溝通困難的學童需要言語治療外,有很多小學生,甚至中學生都潛在一些不容易被人發現,又極影響學童思考和學習的問題,需要言語治療師的幫 助。這些問題可能一直沒被人發現及處理,隨著學術及成長需要,才漸漸顯露出來,其實如果能及早發現及處理,學童的學習及社交會輕鬆得多。下列便是一些常見 問題的例子:
只懂講自己喜歡的話題
有 些學童非常健談, 但他們只能和你於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溝通 (甚至有佢講無你講)? 他們喜歡的話題可能是火車、恐龍、旅遊勝地、數字、英文字母……等各式各樣的範疇, 一旦離開了喜歡的話題, 表達能力便大打折扣, 例如說話時顯得十分吃力,所說的內容相對也較少,甚至好像和他人斷了線一樣。
離題 / 九唔搭八
這類小朋友很合作地回應你的問題, 但回應時完全離題, 你問東, 佢答西, 他們可能是錯誤理解問題、可能不懂表達心中所想、又或者溝通途中轉念想了其他東西。
例如: 治療師問 “點解依個男仔件衫穿左窿嘅?”
小朋友答 “我要油到佢藍色, 唔要白色, 媽媽上次買俾我件新衫都唔耍白色………”
字彙不足 / 記字彙困難
部分學童總是記不下詞彙, 就算是自己的身體部位(例如手踭, 膝頭)或常見的日用品 (例如每天都使用的電器如風筒)也說不出恰當的名稱, 會說錯或籠統說 “嗰個”, “吹風嗰D”, 到學習書面語甚至四字成語更加有心無力, 用盡方法都總是記不到。
口語理解困難
表達能力不錯的學童都可以因為口語理解困難,出現閱讀或聆聽理解的障礙, 例:
-
常常表示不明白別人說甚麼
-
未能承接上文下理
-
未能理解笑話、寓言或諷刺的句子
-
常混淆字詞 (例:親切、親密)
-
未能明白語句中的意思及中心思想
這影響他們有未能代入不同的角色身份, 未能從不同角度(如主客)去理解故事; 有的未能同時處理不同資訊; 有的未能憑空處理時序(需要視覺提示), 有的欠缺社交關係的概念, 未能整合故事環境、人物身份背景與有關限制和想法等, 因而未能理解故事人物的想法。
表達 (包括口語及或書寫)
有些學童組織能力欠佳, 說話時片段式東說一點, 西說一點, 需要相熟的成人砌併圖般把事情梳理出來, 不相熟的人完全聽不懂他們的意思。通常他們做事情時也一樣,東做一點, 西做一點,很少能一氣呵成把整件事完成。
-
不懂表達自己
-
不知道如何開口講述自身經驗 (包括眼所見、耳所聽)
-
不懂解釋自己的情況
-
說話內容欠缺邏輯 / 欠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 要模仿他人
例 1
老師問: 點解呢隻老鼠咁開心嘅?“ 學童答: “因為佢好開心”
例 2
老師: “點解你唔鍾意依套戲?“
學童: “因為佢個結局好老土, 內容又泛駁” (看似言之有物, 於是追問)
老師: “咩咁老土? 又有咩泛駁?“
學童: “ER……..”
老師: “咁另一套XXX呢?你又鍾唔鍾意睇?“
學童: “都幾好, 但都有D老土” (及後治療師發現原來學童家長曾對有關電影分享意見, 學童應該是有點不明白但模仿了)
廖家碧姑娘 助展會 言語治療顧問
蔡詠兒姑娘 助展會 言語治療師